西部決策網訊 鎮(zhèn)巴縣涇洋街道持續(xù)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聚焦“小切口”,堅持從群眾最急、最難、最愁、最盼的事抓起,努力為群眾帶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小事”辦實,以辦村黨群服務中心為平臺,暢通群眾訴求和服務渠道,堅持好首問負責制和辦村聯(lián)動,組織黨員干部開展代辦協(xié)辦服務7900余件次,幫助群眾實現微心愿20余個,開展免費義診、交通護學、居家養(yǎng)老等志愿服務1200余人次。僅用2天時間完成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交通補貼資格審查和資金兌付,共計補貼929人40.85萬元;對4個村的圖書分館進行提檔升級,對現有圖書進行分類整理及編碼,配備掃描槍等設備,補充圖書68冊;為32名聽力障礙人士免費發(fā)放安裝助聽器,對57名失能老年人家庭實施室內改造,向165戶特困供養(yǎng)人群發(fā)放“三件套”165件、棉被65床、棉襖40件,配置衣柜30個。
把“急事”辦好,針對群眾迫切需要辦理的事,由黨支部領辦,立說立行、馬上就辦。多方籌措資金完成429處供水工程防護設施提升,守牢群眾飲水安全底線;七里溝村匯同包聯(lián)單位爭取資金3萬元,安裝太陽能路燈15盞,解決青崗坪埡口路段沿線25戶117名群眾夜間出行難的問題;南關社區(qū)在海壕街東院召開院壩會,傾聽民意、協(xié)商物業(yè),有力有效解決東院居民與飛泰家苑下水管道合并排污問題;坪尚居社區(qū)規(guī)范劃定停車位47個,安裝充電樁4處,同時可為60輛電動摩托充電,不僅使小區(qū)面貌得到整體改善,也消除了飛線充電等安全隱患。
把“難事”辦成,堅持“一題一策,逐題攻堅”,主要領導牽頭,成立工作組,全力破解向陽街污水管網提升居民存在的鄰里糾紛,南關社區(qū)居民建房難,二郎灘高速公路征地遺留問題,320省道料場土地復耕等難事,得到了群眾的高度認可。(供稿: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