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在影像科協助下,任寶恒為患者先行人工氣胸及手術體表定位,后在內鏡室為患者進行內科胸腔鏡檢查及胸膜活檢,術中任寶恒耐心講解各個步驟操作技巧及方法,可能的并發(fā)癥的處理,手術采用局部麻醉方式,通過僅約2cm胸壁小切口進入胸腔,發(fā)現患者胸腔內黃色渾濁液體,臟壁層胸膜局限性粘連,觀察范圍受限,后、側壁層胸膜充血水腫、局部散在粟粒樣結節(jié),鏡下于可疑病灶不同部位取活檢組織7塊送病理檢查。術中吸引胸水400ml,留取部分胸水送脫落細胞學及病原學等檢查,手術完成后退出胸腔鏡及其他附屬設備,留置閉式引流裝置,整個內科胸腔鏡檢查過程順利,患者無不適,術后安返病房。
9月12日,胸膜活檢組織病理檢查結果回報 ,殷女士胸腔積液原因獲得明確,疾病得到確診,呼吸腎臟血液內科團隊為她制定了進一步治療方案,使患者盡早、盡快獲得了精準科學的診治。
任寶恒介紹,內科胸腔鏡是一項微創(chuàng)侵入性操作技術,系應用電子支氣管鏡,硬度或軟硬結合胸腔鏡等經胸壁及肋間插入胸膜腔,對胸腔內病變在直視下活檢或治療的方法。內科胸腔鏡檢查對操作場所要求相對較低,只需局部麻醉,麻醉方式簡單,創(chuàng)傷小,僅需1-2cm皮膚切口,具有病人容易接受與耐受、術后并發(fā)癥少、恢復快、費用較低且診斷和治療的有效率高等方面的優(yōu)點,主要應用于經無創(chuàng)方法不能確診的胸腔積液和胸膜疾病,在肺癌、胸膜間皮瘤分期及一些胸膜相關疾病的治療方面也有巨大的應用價值。
據了解,該院成功開展的“內科胸腔鏡檢查技術”是漢中市首個購置胸腔鏡檢查設備和開展此項技術的縣級醫(yī)院,也是“組團式”幫扶對該院開展幫扶以來,實施的眾多手術案例中的一例。該項技術的成功開展,將有力推動鎮(zhèn)巴縣對疑難胸膜疾病的診治水平,使巴山百姓在縣域內就能享受到高效的診療服務。(供稿:梁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