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三十五年來,她始終以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堅守在校園這方凈土,堅守在教學一線,用純真、樸素的感情詮釋著教師這份職業(yè)的辛苦和崇高。

她用知識豐富自己,用愛心教育孩子,用奉獻回報社會,使自己成為學生心目中“最美的人民教師”。
她,就是洛南縣第二小學數(shù)學高級教師張朝霞。
愛心施教 立德樹人
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張朝霞在工作中時時體現(xiàn)黨員的先進性和模范帶頭作用。她以著名醫(yī)學家裘法祖“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作為從教座右銘,努力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chuàng)新思維、奉獻社會的引路人。
她曾教過福利院的一個孩子叫王淼,當了解到孩子缺乏家人關愛,懶散、不愛學習、與同學不能和諧相處的情況后,她一有時間就和孩子聊天,給孩子買練習本、水彩筆、衣服,有時也把自己孩子的衣服、書籍、文具送給他。在她的影響下,同學們也主動關心、幫助王淼同學,和他交朋友。王淼一天天開朗起來了,學習成績也提高了。她還利用課余時間給他補課,有時星期天在自己家里給他補課,甚至給他做好吃的。孩子六年級畢業(yè)時以優(yōu)異的成績上了城關中學。一個看起來沒“出息”的孩子,在張朝霞的愛心教育下,成了品學兼優(yōu)的好孩子,同事們對她刮目相看,紛紛對她豎起大拇指。
張朝霞的言傳身教像緩緩流淌的溪水,又似潤物無聲的春雨,時時感染、滋潤著學生的心田。她曾教過的一個六年級學生叫吳鵬,因父母離異,無人管教,紀律松散,逃學游玩,成績特差。后來在她的耐心開導、精心輔導下,學習成績由班上六十多名提升到十六名,該生后來以優(yōu)異成績讀完初中、高中,順利考上了大學。這個孩子在大學期間,給她寫過一封信說到:張老師,沒有你慈母般的教育,就沒有我的今天,我從心里感謝你,你永遠都是我最敬愛的老師。
從教三十多年來,類似這樣的愛心故事還有很多,張朝霞用愛心和擔當幫助過的貧困生、學困生不計其數(shù)。每年元旦、教師節(jié),她都會收到很多明信片、手機短信,言語之中都是對她濃濃的謝意和深情祝福。
潛心鉆研 追求卓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張朝霞從走上講臺第一天起,她就帶著滿腔熱情,把自己融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之中,在工作實踐中,她深感自己“才疏學淺”“力不從心”,強烈的緊迫感和危機意識,激勵她不斷學習充電,鉆研業(yè)務。她反復觀看教學名師的學術報告、課堂實錄,請教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為自己把脈指導課堂教學,博采眾家之長。連續(xù)二十年,她堅持自費訂閱《中小學數(shù)學》等刊物,摘錄整理教學理論、名師課例、數(shù)學故事等,為教育教學工作奠定理論基礎。

“教育是科學、更是藝術,教師的工作也是在做學問,做學問就要永不知足,不斷探索,不斷鉆研。”這是張朝霞經常給大家分享的心里話。
為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張朝霞經常查資料、制教具、繪掛圖、做課件,反復琢磨新舊知識聯(lián)系點、課堂教學切入點,精心設計教法。多年的潛心鉆研,她形成了“語言描述準確,講解思路清晰,推理論證嚴密”的課堂教學風格。聽課教師對她的課堂教學評價是“不多說一個字,不欠學生一句話。”學生們對她的評價是“聽張老師講課,就是一種美好的享受,讓人陶醉其中,如沐春風”。
張朝霞的課堂教學引起了商洛教育界廣泛關注,兄弟學校紛紛請她講示范課、作報告。她先后為石坡、永豐、古城等10個鎮(zhèn)辦及校內師生講示范課40余節(jié),專題報告6場次。為商州城關二小、渭南市華山小學講公開課3節(jié),在市縣教學觀摩研討會上講公開課4節(jié),均受到師生一致好評。她在第二小學作師德師風報告《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時,聲情并茂演講,引起臺下久久不息的掌聲。
學研結合 碩果累累
張朝霞認為,作為教師,不但要實干和思考,還要把思考和感悟留在紙上,供年輕人參考。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很好地運用數(shù)學語言完整地表述數(shù)學知識和數(shù)學思維過程,她注重三個方面的實踐研究:一是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有話敢說;二是提供語言素材,讓學生有話可說;三是把握語言特點,讓學生有話會說。她一邊實踐,一邊總結,先后寫出了《訓練數(shù)學語言,培養(yǎng)數(shù)學思維》《訓練討論方法,培養(yǎng)探究能力》《訓練讀題技巧,提高解題能力》等教學論文。這些論文發(fā)表在《教師報》等刊物上,在學校引起反響,一些年輕教師紛紛要她做導師、討教法,她總是謙虛地告訴他們,學無止境,只有不斷地更新知識結構,研究教材和教法,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善于學習是張朝霞獲得成功的法寶。她從學生聽課不專心想到傾聽習慣和能力的培養(yǎng)問題,分別撰寫了小學數(shù)學、語文學科關于傾聽能力培養(yǎng)的文章。她還根據(jù)新課程課堂教學提出的情感目標,撰寫了《論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積極情感的培養(yǎng)》。她的4篇論文在省教委主辦的《小學教學報》上發(fā)表;4篇獲市評一、二等獎;1篇獲省評三等獎。論文《訓練討論方法,培養(yǎng)探究能力》及六年級《圓的面積》教學實錄在《教師報》發(fā)表。

多年來,張朝霞指導青年教師提升教育教學業(yè)務水平。先后培養(yǎng)了近10名教師成為省市縣級教學能手。洛南縣第二小學為她設立了“張朝霞數(shù)學教學名師工作室”,為指導培養(yǎng)青年教師成長提供了專業(yè)平臺。
春風化雨三十載,情灑教壇終不悔。張朝霞三十五年的從教歲月,一路辛苦一路歌。作為洛南縣小學數(shù)學界的優(yōu)秀教師,她兩次被商洛市教研室聘為小學兼職數(shù)學教研員,5次被縣科教體局聘為暑期教師培訓講師團主講教師,被陜西省小學教師培訓中心特邀為“國培計劃(2015)”鄉(xiāng)村中小學教師送教培訓講師團成員。她先后獲得了陜西省“教學能手”,商洛市“班主任十佳”“教學名師”“教學能手”,多次榮獲縣委縣政府“師德標兵”“教學質量先進個人”“優(yōu)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驕人的成績和榮譽面前,張朝霞并沒有沾沾自喜,而是時刻告誡自己,唯有勤奮耕耘,才能不負韶華。三十五年的教學生涯,也許會消磨一個女人的青春與美麗,但張朝霞老師卻似乎越來越年輕,因為她自強不息、孜孜追求、嚴謹治學的敬業(yè)精神,已經在學生和同行的心目中活成了最美的風景。(供稿:焦月)